品牌中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绿能托起乡村新生态

时间:2025-09-18 15:08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9693   

能源全景监测管理平台上线、首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输送“动脉”投运、创新采用“生物质热解全气化技术”建设的分布式村庄发电站开工建设……在全国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之一的广西南宁市宾阳县,近年来当地在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助力下不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一批示范性电网工程陆续启动。目前宾阳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达100%,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100%,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户数近7000户,新能源绿电成为这个农业大县向新向绿的有力支撑。

绿电供给快速增长

金秋时节,沿着便捷的农村路网在宾阳县境内行驶,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田园、村落组成一幅幅乡村美景。

生活垃圾处理是守护乡村环境的重要一环。在宾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建成后将居民生活和绿色生产协同成链。作为宾阳推动农村能源革命的重点项目之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装机容量2.5万千瓦,日处理生活垃圾800吨,年发电量约1.6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年底具备垃圾进场条件。

宾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35千伏送出线路工程。

广西南宁国恒供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宾阳业务部项目负责人覃俊杰介绍,35千伏送出线路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核心配套工程,该线路建设工期短、任务重,施工队伍采用旋挖机底部扩孔、无人机带电封网等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确保线路成功投运,将为项目年底实现垃圾进场与并网发电奠定关键基础。

在推进试点县建设工作过程中,宾阳的县域内还将投资建设6个生物质富氢气化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2兆瓦,建成后预计年发绿电上网2.88亿千瓦时。

除了生物质发电项目外,光伏矩阵与风电“风车”也在源源不断输送绿电。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8月,宾阳已建成6座集中式光伏电站、8个集中式风电场,新能源装机突破148万千瓦,比2023年底的76.2万千瓦增长超90%。

新能源消纳能力也稳步增强。去年11月30日,南方电网首个配电网分布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宾阳县古辣镇古辣社区建成投运,这不仅让古辣社区供电能力进一步增强,也提升了当地分布式新能源的上网和消纳能力。

南方电网广西南宁宾阳供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电网“大动脉”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2024年以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累计投入2.57亿元改造升级宾阳电网,新增配变容量6.96万千伏安,建成一批智能配电台区,为绿电稳定输送筑牢“高速公路”。今年二季度以来,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预警均保持“黄区”,电网承载能力同比提升6.2倍。

据了解,通过持续加强电网建设,充足的绿电不仅满足了宾阳本地需求,更实现了向外输送的突破。今年前7个月,宾阳全社会用电10.79亿千瓦时,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2.3亿千瓦时,绿电不仅“自给自足”,还可向外输送约2亿千瓦时。

绿电点亮乡村绿色生活

在刚刚过去的暑期,宾阳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区吸引了不少研学团队与自驾游客。依托古辣镇稻花香里综合能源站建设,一些新能源车辆实现就近补能,方便了广大游客绿色出行。

古辣镇稻花香里综合能源站是广西最早的县域光储充一体化项目之一,配置了2座光伏车棚和1台储能设备,光伏板发的电直接存入储能设备,再通过充电桩输出,实现了“阳光到动力”的闭环。300多平方米光伏车棚下,33个充电枪随时为新能源车补给绿色动能。

据统计,古辣镇稻花香里综合能源站投运不到1年,已服务万余辆车,累计充电超28万千瓦时。其中,仅今年6至7月,就完成充电6.17万千瓦时。

加速织密的充电网络正成为激活乡村旅游活力的重要支撑。南方电网广西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银玲介绍,截至2025年7月,南方电网在宾阳县累计建成59个充电桩站点、205个充电枪头,实现16个乡镇全覆盖。从县城到村屯,绿色出行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能源革命的触角,更延伸到村民的日常生活。古辣镇村民陈志莲的四层“全电民宿”里,电热水器、电采暖、空调等设备一应俱全,一部小型电梯平稳运行。“以前农村厨房烟熏火燎,新刷的墙几天就变黑。”陈志莲感慨,现在用绿电,干净又环保。

供电人员对宾阳县古辣镇古辣社区智能台区变压器进行测温检查。

为让村民更好享受绿色能源,南方电网广西南宁宾阳供电局分片区成立7个新能源服务站,推出“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古辣新能源服务站工作人员陈龙介绍,从申请到并网,流程已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前天申请屋顶光伏,今天就上门勘察了。”广西维伏汇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员黄荣贵说。

智慧电网托举百万千瓦级绿电

南方电网广西南宁宾阳供电局营配指挥中心的巨幕上,电、气、油、煤的数据实时跳动,形成一幅动态的能源流转图谱。“这是我们的‘能源大脑’,能实现全域能源全场景监测。”南方电网广西南宁宾阳供电局副总经理韦昌孚介绍,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数据壁垒,平台已整合全县水、电、气、热及重点用能单位数据,可精准监测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为低碳发展提供量化依据。

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这个“能源大脑”推动着管理模式的变革。通过实时追踪清洁能源占比、碳排放强度等指标,既能为政府制定能源政策提供参考,也能在能源监管、低碳路径优化等工作中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

技术创新不止于“大脑”,更深入到电网“毛细血管”。2025年,南方电网区域首个配电网分布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古辣镇古辣街3号公变投运,新宾所莲塘陈屋台区、古辣所廖村2号公变台区的柔性直流装置也顺利安装。“钠电池储能安全性更高,柔性直流技术能减少电能损耗。”韦昌孚解释,这些技术让绿电输送更高效、更稳定。

智能微电网的探索则为村屯供电开辟了新路径。今年6月,宾阳在10千伏武林线林场支线成功完成微电网向村屯供电试点,实现光伏、柴油发电、储能等多种能源互济。“遇到灾害天气线路故障,通过微电网技术也能首先保障村民用电,还能有效提高绿电本地消纳率。”韦昌孚说。

一列动车组列车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古辣镇的田野上行驶。(新华社记者黄孝邦 摄)

技术赋能下,宾阳能源革命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8月,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新能源利用率、新能源闭环控制率、综合电压合格率、农村户均配变容量等6项核心指标,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广西电网公司将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农村能源革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规划发展部副总经理李小伟说。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